森林火災是比較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隨著中國造林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森林覆蓋面積的進一步擴大,森林火災的次數和頻率也在不斷增高,每次森林火災都會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和環境破壞。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政府對森林防火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地域以無線監控的方式對森林資源進行實時監控、預防和及時發現、處理火災,大大的降低了森林火災帶給國家人民的經濟損失和環境破壞。
森林防火無線監控系統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前端視頻采集、無線傳輸部分和監控中心后端視頻管理,系統構建圖如下:
1、前端視頻采集
前端視頻采集由森林防火專用攝像機、報警模塊、云臺、前端無線網橋和天饋線系統、避雷系統、太陽能風力發電等部分組成,主要負責圖像的采集、分析、報警和信號的無線回傳。
視頻采集一般采用高清激光、紅外熱成像等技術的專業攝像機,并結合高溫報警,巡航云臺及自動定位功能。供電系統考慮到現實的環境,布線不方便且成本費用太高的問題,采用太陽能電池板和小型風力發電機,根據當地氣候條件,一般設計連續多個陰雨天的蓄電池已被設備正常工作。
無線傳輸系統采用多倍通電信級無線網橋,推薦型號為DB6000ANM/ANL,采用5.8G 11n 技術,帶寬可達300M,設備采用鋁合金外殼設計,外置LED信號強度和電源指示燈,方便設備調試。采用IP68室外高防護等級設計,具有良好的抗電磁干擾、防塵、防水,耐零下40度低溫,75度高溫,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具有極強的穩定性。
(1)前端無線監控點系統圖 (2)前端監控點
(3)案例參考圖: 多倍通無線網橋及天線
2、無線傳輸網絡結構
多倍通森林防火無線傳輸設計,根據現場環境和點位分布,項目實施可采用點對點、點對多點或中繼等多種傳輸方式組網,利用無線網橋自建無線網絡傳輸,解決了林地和山區等環境下信號傳輸的難題,減少了施工建設成本,組網方式也非常靈活,可根據距離搭配組合不同發射功率的網橋和天線。
本方案采用中繼傳輸方式:因為山脈遮擋無法直接回傳到中心接收點,但是借助中間遮擋的山脈,可以滿足到前端和中心的傳輸條件,因此設置中繼監控點。中繼監控點先匯集前端多個點的信號,然后采用一對11N/AC的高帶寬設備回傳到監控中心。
系統拓撲圖如下:
3、中心接收端網橋
中心接收端一般放置在指揮中心附近高層建筑物的樓頂、自建鐵塔或租用運營商的鐵塔,多臺中心接收網橋接收前端回傳來的信號后接入監控中心核心交換機。
設備安裝參考圖:
4、指揮中心
后端指揮中心包括錄像服務器、管理服務器、報警服務器、流媒體轉發服務器、火警確認分析、定位、地圖標注等組成。
一般情況下前端視頻采集設備發現火情,鎖定火源后向后端視頻管理系統發送報警信息,視頻管理系統受到報警后,觸發聲光報警器,提醒值班人員有疑似火情,然后值班人員進行火情確認,如果是誤報,則解除報警;如果是火情,則向巡邏人員下達命令,并向上級部門匯報,遠程流媒體轉發系統可通過內部網或互聯網實時傳輸到上級部門,可以通過該系統指揮現場的滅火情況。